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85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819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379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一次江淮暴雨的数值模拟及暴雨落区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7月一次江淮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对本次暴雨落区的模拟较为成功。应用模拟结果对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散度、z-螺旋度及湿位涡等几个综合性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本次暴雨发生在高能舌的前部、能量锋区南缘和低空急流左前方三者叠加的区域;水汽通量散度比较好地反映本次暴雨的强度和落区;z-螺旋度不仅能反映降水系统,对降水系统的移动也有预报指示意义;本次暴雨过程中湿斜压性和涡度垂直分量与热力不稳定对湿位涡有同等大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2.
一次辽宁秋季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欣  蔡芗宁  黄阁 《气象》2007,33(9):83-93
使用1.0°×1.0°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21—22日深秋暴雨在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环境背景形势下,高位涡从对流层高层向低层伸展并形成湿位涡柱,引起气旋性环流与低涡环流叠加。对流层低层的湿斜压性增强,引起低层的锋区加强及垂直涡度发展,高空入侵干冷空气锲入底层,低层暖湿空气强迫抬升,使地面发展为气旋;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上升气流,同时较强的补偿下沉运动激发上升运动加强,使次级环流加强,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向辽宁输送暖湿空气及能量,对流层中低层形成湿柱并积聚高不稳定能量;中尺度气旋、高低空急流、湿位涡柱、次级环流上升支、地面高水汽含量湿区、高假相当位温出现的时间、强度、位置和结构决定了暴雨的时间和落区。  相似文献   
123.
切变线暴雨过程中湿位涡的中尺度时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君  汤剑平  邰庆国  石莹  裴洪芹 《气象》2007,33(10):45-51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V3.6,对2005年9月19—21日发生在山东中南部的区域性切变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模式输出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θse面陡立易导致湿斜压涡度的发展,形成θse陡峭密集区,密集区内容易发生暴雨。通过湿位涡的分析,揭示了暴雨过程中湿位涡的中尺度演变特征和空间结构,表明切变线暴雨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联系。暴雨主要出现在850hPa的ζMPV1负值区和ζMPV2正值区等值线密集区附近,降水中心位于ζMPV1负值中心前部对流不稳定区中。  相似文献   
124.
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明 《高原气象》2007,26(2):233-239
根据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时的大气运动特征,在绝热、无摩擦条件下,从湿斜压原始方程出发,考虑大气运动的涡度及散度演化不仅受动力场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热力场的约束,采用不同于传统研究涡度及散度方程的分析方法,导出了新形式的涡度及散度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湿斜压大气中对流层中低层气流旋转与辐合持续增长的动力特征,初步揭示了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5.
西北区东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利用绝热、无摩擦大气湿位涡守衡理论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北区东部2005年7月1~2日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上副热带高压西侧强西南气流北上,在西北区东部与东移南压的西北冷空气形成强辐合,是造成西北区东部这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在700 hPa等压面上湿位涡与辐合区域相对应的是,在西北区东部存在一个湿位涡正压项MPV1的正值区和湿位涡斜压项MPV2的负值区域,它们准确地指示了辐合区的范围及变化,暴雨出现在辐合区中或MPV1和MPV2的等值线密集区边缘上;对流层高低层正值MPV1可以指示对流稳定的冷空气的变化,而对流稳定度小的暖湿气流表现为小的正值(高层)或负值(低层),等值线密集带指示了降水的后界。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诊断暴雨发生期间各个暴雨中心的等熵面结构,表明用湿位涡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次暴雨发生的局地特征。  相似文献   
126.
对住宅小区的侧墙绿化墙面与裸露墙面温湿度的对比分析发现,侧墙绿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墙体的温湿度状况;同时通过观测爬墙虎的蒸腾速率,推算出其对环境的降温增湿效果;并通过有侧墙绿化与无侧墙绿化室内温湿度分析比较,说明侧墙绿化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斜拉桥索塔三维相对基准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斜拉桥索塔基准放样及斜拉索预埋钢管的精密定位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测量机器人的三维相对基准放样方法,并成功用于灌河特大桥斜拉桥主桥的施工放样。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方便、高效、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8.
Differences between statistical unertainty and modeling uncertainty are briefly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hen different models are propose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 the uncertainty cannot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mean value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 important question is: which of the proposed models is more reliable than the others? The attention, then, is concentrat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models proposed for the estimate of the required quantity, looking for a criterion leading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reliable one. A criterion for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odels is suggested. In the example of application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it proved to be effective, so that the continuation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exploring different and more complex situations, seems promising.  相似文献   
129.
利用动测桩中的桩底反射信号研究了应力波在桩体和土体中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应力波在桩体中的衰减比在土中小的多,在考虑了桩周土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后,尝试给出应用桩底反射信号与桩头人射信号振幅之比判定单桩承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0.
根据我国大陆58个Ms≥5级地震的震列资料,详细地研究了地震异常延续有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的相关关系,给出了由地震异常持续时间计算地震异常预测的有效时间(即地震异常延续有效时间的最优估值)的公式,经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检验,证明这一公式是保信、可用的。这为进一步深入开发的震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日常地震会商中常震确定地震异常延续有效性问题,提供了定量分析判定依据,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